公平貿易的新線上工具揭示了其工作領域中最大的人權和環境風險。
公平貿易風險地圖顯示,徹底的風險評估以及與農民和工人的合作是永續供應鏈的基石。它們對於不斷發展的盡職調查要求也至關重要。
風險地圖涵蓋咖啡、可可、香蕉、釀酒葡萄和蜂蜜,以及這些產品最常見的原產國。未來幾個月將增加更多產品。
侵犯人權和環境危害在全球供應鏈中普遍存在。全球有五分之一的工人生活在貧困之中,農業生產消耗了全球 70% 的淡水,童工數量也在增加。
法律義務
所列出的風險與任何供應鏈的產品及其相關種植區域有關,而不僅僅是公平貿易。
這意味著任何人——從農民和工人組織到品牌再到非政府組織——都可以研究社區和供應鏈中的顯著風險。
在此背景下,企業面臨越來越多的法律義務來進行此類風險評估,並預防、減輕和補救供應鏈中最大的風險。
與農業社區合作
該地圖是公平貿易正在進行的風險和影響評估工作的產物。它透過納入透過對話和參與過程收集的權利持有者的意見來增加價值。
為了開發這張地圖,公平貿易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與:
- 農民專業合作社
- 工人和管理人員
- 來自六大洲的公平貿易工作人員
- 外部專家。
該網站還包括所涵蓋商品中確定的具體風險問題的詳細信息,例如童工、性別權利和生活收入,以及與氣候變遷、水和生物多樣性相關的環境風險。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公平貿易生產者網路CLAC 主席Marike de Peña 表示:「風險地圖可以促進供應鏈參與者之間的透明對話,並幫助企業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來應對最大的風險,避免對農業造成進一步損害社區和地球。”
公平貿易支持公司
該地圖基於典型的人權和環境盡職調查流程的第一步,即識別供應鏈中的風險。
這張地圖列出了最常見的風險,並展示了它們與貧困、不平等和剝削等根本原因密不可分。
根據其經驗,公平貿易可以支持公司履行盡職調查責任的每一步,特別是在識別、預防和減輕危害和風險方面。
對系統性人類和環境問題保持透明本身也可能為農民和工人帶來風險。如果企業還沒有準備好承擔自己的部分責任,他們可能會選擇切斷所有聯繫,而不是與農民和工人一起經歷減輕和補救風險的過程。
開始與農民和工人對話
公平貿易鼓勵公司不要忽視風險,而是:
- 以新地圖為契機,與農民和工人展開對話
- 採取具體措施,使全球供應鏈更永續。
由於許多風險深植於貧窮、不平等和剝削,因此從長遠來看,需要企業、農民、工人、政府和民間社會的集體努力才能有效應對這些風險。這就是為什麼,儘管認證可以鼓勵遵守某些標準,但認證的使用絕不應該成為公司預防、減輕和補救供應鏈中最大風險的唯一措施。
公平貿易商業和人權總監泰蒂·納希 (Tytti Nahi) 表示,“30 多年來,公平貿易一直是推動企業人權的先驅。” 「盡職調查不能僅僅涉及內部流程和對業務合作夥伴的要求,它需要涉及對話、協作和改變自己的做法,以改善人們的生活並保護環境。”
存取公平貿易風險地圖。
轉載自 fairtrade.org.uk